继皖南查济、苏州园林写生结束之际,魏老师带领学生最后在苏州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苏州博物馆的两个书画临展,一个是《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另一个是《寒玉入怀 ——台北历史博物馆藏溥心畬艺术展》书画精品展,一幅幅精美作品,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学习古代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介绍中国书画的类别、形式、技法,讲解内容应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运用多种方式讲解古代书画的艺术价值,从用笔、章法、布局、神韵、意境等方面,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领悟古代及近代中国书画作品的精髓,进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仕女作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专门题材,至迟在唐代中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画科。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仕女画最为兴盛的时代——《红楼梦》中叙“金陵十二钗册”,每一钗皆系写一图,以寓言其生平遭际之况,画面除了以自然物象来间接暗示之外,其中多以仕女为意象来直接表现,即可以见其流行之概焉。
本次展览汇集了馆藏仕女画精品,时间跨度从清代中期至近现代,其作者既有大家如闵贞、费丹旭、沙馥、任薰之流,亦有一些名不见经传而难得一见的小名家。画面构图或取庭园一角,或状闺阁之内,或在芳草之地,或行山水之间;配之以梧竹蕉石之景,而尤喜点缀春柳与梅花;情态或吹箫于花树之下、或拈毫于红窗之前、或嬉戏于家庭之内,亦有女红、葬花之属。形式上立轴、屏条、手卷、团扇、摺扇、册页皆有,技法则水墨写意、工笔设色以及浅绛、白描兼备,风格大致以工细秀淡为主,意境则以婉约娴静为尚。明清以来江南闺秀之美,于此可见一斑。
去年秋天,西山红叶一如既往,依旧鲜艳。
当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在北京故宫缓缓卷起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唐人韩幹《照夜白》图即将徐徐展开,一件是晋代的书法,一件是唐代的绘画,已经传承了千年,在中国的艺术史上,绝对都是声名显赫的剧迹,而今分藏东西两半球——是否还记得,彼此都曾是溥王孙家的旧藏。
溥心畬的祖父是从“辛酉政变”中崛起的恭亲王奕?,他的名字“儒”由光绪帝所钦赐,希望他成为“君子儒”,而非“小人儒”。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一生都是王孙贵胄,即便那时清王朝已渐近末路,预示着他人生必然会有无数的坎坷与浮沉。不过,在溥心畬的成长过程中,并未因清廷的灭亡而缺少书画、诗词,还有种种高尚的教育。
溥心畬的诗画,在故都期间就已名重一时,己丑渡海后,更驰名海外。早年居旧京,执教上庠,鬻画以济家用,遭变故而犹不敷,乃忍痛斥卖家藏。中年以后,迁居台岛,虽任教职而以家累,不得已往来韩、日,数赴香港,举办画展。曾见其致友人札,每每以应酬为苦,而以朋友聚首为乐。
溥心畬的山水,得宋人马、夏遗规,而自成面目,落尽习俗,具见性灵,人物生动,有吴门六如居士风致,花鸟亦如是。书法从唐人入,上溯二王,挺秀俊逸,恰如其人。曾作《华林云叶》,自序曰:
夫人之情,贵乎中节,而致中和。其次必有所寄,或寄于文翰,或寄于山林鸟兽虫鱼以为乐。盖乐其情之所寄焉耳,非有于文翰,与夫于山林鸟兽虫鱼之事也。必乐物而不役于物,斯玩物而丧志矣!
溥心畬的书画之美,具出其中,而见之于画,见之于书,见之于诗词,见之于题跋,见之于印章,以上数美,汇合一处,自然成其大美,却也只是画家性情、志趣的外在表现。
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细雨过后,王谢堂前,旧燕归来。
长安道上,依旧王孙,寒玉堂下,明月入怀,
不免又让人想起西山的红叶。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
溥心畬 (1896-1963)
与学生参观讲解溥心畬作品艺术
与学生参观讲解溥心畬作品艺术
与学生参观讲解溥心畬作品艺术
与学生参观并讲解溥心畬作品艺术
与学生参观讲解溥心畬作品艺术
溥心畬作品一
溥心畬作品二
溥心畬作品三
溥心畬作品四
溥心畬(1896-1963),爱新觉罗氏,谱序溥,清光绪帝赐名儒,字心畬,出生于北京市。清末熟悉洋务,以开明干练知名的恭亲王奕欣为其祖父,出身贵裔。早岁接受严格的礼教规范及文化薪传方面之培育,诗文书画俱为可观。
或因出身皇室的特殊背景,面对时代的更迭,身世家国的飘零没落之时,尝以印云「旧王孙」自况。虽然命途多舛,但是天资颖悟,用功又勤,仍有极高的文采与艺术成就展现。生平自许大业为治理经学,读书由理学入手及至尔雅、说文、训诂、旁涉诸子百家以至诗文古辞,所下功夫既深且精,有诗集与四书经义集体,毛诗经等十余种学术专著行世,而所做文章诗赋,典雅优美,来台之后,诗作亦多描写本地风光,体现艺术家随景随境,抒发性灵的天真个性。
溥先生书画艺术的成就,受世人钦羡。书法自童蒙时期即临写古帖,建立深厚基础;绘画虽无名家师承,然以家中古画为师,心追手摹,下笔便能不同时风,更因出身皇室,眼界熏陶远过常人,又以书香诗文为基础,自是形成清雅的特殊格调。作品能工能写,能藉古开今,亦多自出机杼,画面充满和谐静谧,纯是独特气韵。书画氤蕴气质,并非全仗笔墨形式,主要源自于内在深厚的文学修养、对书画同源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性的抒发,观看先生之作,正是诗、书、画三者的融合,体现个人的文化修养,亦是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总成。
今年适逢溥先生诞生120周年,特精选馆藏作品四十五件于苏州博物馆展出,延续「遗民之怀」思想脉络办理,呈现溥先生书画艺术之菁华。在此江南景致之中,观其作品,犹若目睹其人性情和修为,藉以缅怀其一生丰采,追忆一时风华,无异是一大赏心悦目之乐事。特为之序,以兹纪念。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
『个人简介』
魏云飞 1978年生于河北怀来,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山水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常委,国家“131”创新型人才。
2001年《首届全国九大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黄宾虹学术展》(黄宾虹纪念馆);《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2年《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获铜奖,并入选《2002年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水墨同盟2002首届画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展览馆);大陆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赴台展览。
2003年作品入选《盛世国风2003中国书画年展作品集》获铜奖(中国书画报社);《中
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代中国名画家邀请展》(淄博艺术馆)。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天津地区优秀作品展。
2005年“水墨中国”首届《书画典藏》中国画邀请展。
2006年《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入选“中国书画百杰”。
2008年被评为中国画坛70后20杰画家,“水墨新力量”全国青年中国画学术提名展。
2009年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天津展区铜奖,入选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美展获金奖,入选“最具收藏潜力七零后二十杰”。
2010年入选“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名家50强”。
2011年参加“荣宝斋”天津店成立一周年中青年画家邀请展。
2013年“林泉高致”魏云飞山水画展在山东青州书画艺术城举办。
2014年“清风徐来”魏云飞山水画展在河南郑州天下收藏举办。参加“2014南京青奥会美术大展”,参加APEC红亭画展;
2015年,参加《师心独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教学课选展》,作品《林泉清音》被天津美术馆永久收藏